生命
生命(Health)是生物的基础生命健康。生物的生命值决定了其对抗危害时的生存能力,生命值归零后生物便会死亡。
监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Minecraft中,生命的测量和监控基于一排红心图标,每颗红心包含两半,每半部分为1点,每颗红心代表2点生命值。
红心组成了生存模式和冒险模式中玩家的生命条,显示在玩家的平视显示器上。
默认情况下,玩家的生命值为20,这会在玩家的生命条上显示十颗红心。如果玩家获得了更多的生命值,那么就会每十颗红心一行并形成多行生命值,不足十颗红心的部分靠左排列,从右到左后从上到下扣除受伤的部分。
伤害吸收值显示在常规生命值的后面,外观为黄色的心形。
当玩家骑乘生物时,坐骑生物的生命条会显示在玩家生命条的对侧,每十颗心一行并形成多行生命值,不足十颗心的部分靠右排列,从左到右后从上到下扣除受伤的部分。
如果生命条包含奇数值的生命,那么生命的最后半颗红心将不会显示。
生命值不为整数时,生命条会向上取整显示,如3.24会显示为4()。
当生命条只剩下20%(对于20( × 10)的玩家为4(
))或更少时,它会开始剧烈地抖动,提醒玩家若不及时恢复那么死期将至。
在Java版中,如果生物拥有大量的生命值,平视显示器上的红心之间的行间距会降低。
部分效果会改变玩家的平视显示器上的红心外观,优先级如下:
在玩家列表中的生命值显示将只会显示至多10颗红心,拥有更高生命值的玩家的生命值超出20的部分会显示为黄色的心形。
生命恢复效果会使生命条周期性地从左到右波浪状抖动,这种抖动与玩家在生命值较低时的剧烈抖动不同。
如果玩家的剩余生命值发生了改变,那么生命条就会闪烁白色的边缘。在Java版中,如果玩家受到了伤害,生命条在闪烁的同时还会显示玩家在受伤之前的生命值。
场景 | 常规 | 极限模式 |
---|---|---|
常规 | ![]() ![]() ![]() |
![]() ![]() ![]() |
中毒 | ![]() ![]() ![]() |
![]() ![]() ![]() |
凋零 | ![]() ![]() ![]() |
![]() ![]() ![]() |
冰冻 | ![]() ![]() ![]() |
![]() ![]() ![]() |
伤害吸收值 | ![]() ![]() |
![]() ![]() |
坐骑生物 | ![]() ![]() ![]() |
![]() ![]() ![]() |
机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物的生命健康由多个部分组成:
- 生命值是生物实际拥有的可用于承受伤害的资源,在达到0后会导致生物死亡。
- 剩余生命值由生物的实体数据
Health
记录,可以被直接修改。
- 剩余生命值由生物的实体数据
- 最大生命值是生物可以拥有的最大生命值,任何恢复生命值的效果都无法使生命值逾越这个上限。大多数生物的生命值上限是固定的,马、驴、骡、羊驼等生物的生命值上限是在一个范围内的随机值。
- 伤害吸收值是一层额外的防护,在受伤时会首先被扣除。
- 伤害吸收效果是伤害吸收值的主要来源,该效果生效时每等级增加4(
),在效果结束时每等级扣除4(
)。
- 伤害吸收值由生物的实体数据
AbsorptionAmount
记录,可以被直接修改。
- 伤害吸收效果是伤害吸收值的主要来源,该效果生效时每等级增加4(
生命值和伤害值均是单精度浮点数,可以有小数部分。在游戏中观察到的整数生命值(生命条或记分板项目)是实际生命值的向上取整后结果。
在创造模式和旁观模式中玩家仍然有生命值。在Java版中,创造模式和旁观模式玩家免疫除了虚空伤害和/kill
命令以外的一切伤害。在基岩版中,创造模式玩家免疫一切伤害,旁观模式玩家免疫除了/kill
命令以外的一切伤害。
生命值变化[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命值能通过多种方式恢复:
- 游戏规则“生命值自然恢复”(
naturalRegeneration
)为true
时,玩家的饥饿值在18()及以上时将持续恢复生命值。这是玩家恢复生命值的主要方式。
- 在和平难度下,玩家的生命值会随着时间恢复。
- 瞬间治疗效果可以立刻恢复非亡灵生物的生命值。
- 生命恢复效果可以随时间迅速恢复生命值,该效果可以通过药水、信标、金苹果、不死图腾或由滨菊合成的谜之炖菜获取。
- 部分生物有恢复生命值的额外方式:
- 亡灵生物会被瞬间伤害效果恢复生命值。
- 狼、猫等可驯服的生物可以被喂食来恢复生命。
- 马、驴、骡、羊驼、快乐恶魂
[实验性玩法“Drop 2 2025”新增] 等生物的生命值会随着时间缓慢地持续恢复。[新增:JE 1.21.6] - 铁傀儡可以被铁锭修复来治疗。
- 女巫会饮用治疗药水来治疗自身;袭击中的女巫会向灾厄村民与劫掠兽投掷喷溅型治疗药水和喷溅型再生药水。
- 末影龙会接受末地水晶的持续治疗。
- 美西螈装死时会恢复生命值。
- 悦灵每秒恢复2(
)
[仅Java版] 或1.83(× 0.915)
[仅基岩版] 生命值。 - 在Java版中,凋灵每秒恢复1(
)生命值,杀死生物时恢复5(
)生命值。
- 在基岩版中,凋灵半径50格以内没有玩家时,凋灵每秒恢复1(
)生命值。
- 在基岩版中,睡觉的村民在自然醒来时生命值会回满。
- 在基岩版中,嗅探兽可以被喂食来恢复生命。
- 快乐恶魂和小恶魂处于雨或雪中时或飞行高度与云的高度相同时,会每秒恢复1(
)生命值。
[实验性玩法“Drop 2 2025”新增] [新增:JE 1.21.6]
伤害是导致生命值损失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包括:
- 遭受生物攻击
- 遭受潮涌核心攻击
- 被弹射物击中
- 摔落
- 饥饿(除和平难度)
- 着火
- 溺水
- 冰冻
- 窒息
- 挤压
[仅Java版] - 爆炸
- 闪电
- 虚空
- 在未受防护的情况下接触火、熔岩、岩浆块、仙人掌、甜浆果丛等危险物体
- 受到直接造成伤害的负面状态效果,包括瞬间伤害、瞬间治疗(对于亡灵生物)、中毒、中毒(致命)
[仅基岩版] 和凋零 - 攻击具有荆棘或尖刺的目标
- 被下落的铁砧或下落的滴水石锥砸中
- 用鞘翅滑翔时高速撞击固体碰撞箱的侧面
- 被
/kill
或/damage
命令影响
生命值上限为负值、剩余生命值大于1()的生物能够在死前承受两次伤害,无论两次施加的伤害为多少。第一次会造成足够的伤害并将生物生命值降至1(
),第二次会杀死生物。这种情况在受到第一次伤害使带有重生选项的死亡屏幕出现时也会发生,但是玩家实际上并没有死。如果重生,死亡屏幕会消失,玩家可以再承受一次伤害。
除了以上情况外,以下因素也能导致生命值的改变:
死亡[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当生物的生命值归零时便会死亡,在死亡动画过后便会从世界中被移除。
/kill
会立即清除目标实体并导致死亡。在Java版中,给鹦鹉喂食曲奇也会使其立即死亡。
如果生物手持不死图腾且承受了不来自/kill
或虚空的致命伤,则不死图腾会被消耗并保留至少1()以阻止生物死亡。
生物死亡时外观会变红并倒下,大多数生物死亡时会倒向左侧,蜘蛛和洞穴蜘蛛会在死亡时翻倒。
非玩家生物死亡时会在其死亡的地方掉落物品和经验球。如果游戏规则“死亡后保留物品栏”(keepInventory
)为true
或游戏模式为旁观模式,玩家不会掉落任何物品和经验球;其他情况下,玩家会掉落经验球与自己物品栏中的所有非绑定诅咒、消失诅咒物品。
尸体消失处会发出烟雾粒子,带有蓄风或渗浆状态效果的生物还会在尸体消失处生成爆炸或史莱姆,带有盘丝效果的生物会在尸体消失位置周围生成蜘蛛网。
末影龙和凋灵
死亡界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果游戏规则“立即重生”(doImmediateRespawn
)为true
,玩家在死亡后不会看到死亡界面,而是会立即重生。
若玩家没有因doImmediateRespawn
游戏规则而立即重生,玩家就会在死亡时见到覆盖整个HUD的死亡界面。玩家的视野会染上红色,并且出现倾斜、颤动
在死亡界面显示期间,玩家的控制将会被释放,无法再控制视角、移动、互动,无法打开物品栏,聊天栏会自动关闭
在Java版中,尽管死亡的玩家和其他生物一样会消失,在第一人称视角时玩家仍然可以看见自己的手。在基岩版中,死亡后视角会强制转化为第三人称背面。
Java版死亡界面包含以下元素:
- 一个显著的大文本标题,显示为“你死了!”,极限模式中是“游戏结束!”
- 一行死亡消息,表示了玩家的死因。
- 显示一行玩家的分数,表示玩家在这次生命中获得的经验值总量。
- 一系列可以按下的按钮,做出选择后会关闭死亡界面。
基岩版死亡界面包含以下元素:
- 一个显著的大文本标题,显示为“您失败了!”(非极限模式)或“游戏结束!”(极限模式)。
- 一行死亡消息,表示了玩家的死因。
- 一系列可以按下的按钮,做出选择后会关闭死亡界面。
- 重生:玩家将会在自己的玩家重生点复活。(非极限模式)
- 观看世界:玩家将会进入旁观模式复活,无法再与世界互动。(极限模式)
- 游戏菜单:切换至暂停屏幕。(非极限模式)
- 退出世界:退出当前游戏并返回到标题屏幕。(极限模式)
-
Java版极限模式的死亡界面
-
Java版非极限模式的死亡界面
-
基岩版极限模式的死亡界面(新UI)
-
基岩版非极限模式的死亡界面(新UI)
-
基岩版的死亡界面(旧UI)
死亡消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物死亡时可能会产生死亡消息,报告该生物的死因。
生物的最大生命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物 | [隐藏]生命值 | ||
---|---|---|---|
![]() |
20(![]() | ||
友好生物 | |||
![]() |
20(![]() | ||
![]() |
12(![]() | ||
![]() |
JE | 20(![]() | |
BE | 6(![]() ![]() ![]() | ||
![]() |
14(![]() | ||
![]() |
6(![]() ![]() ![]() | ||
![]() |
10(![]() ![]() ![]() ![]() ![]() | ||
![]() |
32(![]() | ||
![]() |
JE | 10(![]() ![]() ![]() ![]() ![]() | |
BE | 流浪 | 10(![]() ![]() ![]() ![]() ![]() | |
驯服 | 20(![]() | ||
![]() |
4(![]() ![]() | ||
![]() |
3(![]() ![]() | ||
![]() |
10(![]() ![]() ![]() ![]() ![]() | ||
![]() |
10(![]() ![]() ![]() ![]() ![]() | ||
![]() |
15(![]() ![]() | ||
![]() |
10(![]() ![]() ![]() ![]() ![]() | ||
![]() |
10(![]() ![]() ![]() ![]() ![]() | ||
![]() |
10(![]() ![]() ![]() ![]() ![]() | ||
![]() |
10(![]() ![]() ![]() ![]() ![]() | ||
![]() |
20(![]() | ||
![]() |
20(![]() | ||
![]() |
15(![]() ![]() | ||
![]() |
100(![]() | ||
![]() |
15(![]() ![]() | ||
![]() |
10(![]() ![]() ![]() ![]() ![]() | ||
![]() |
15(![]() ![]() | ||
![]() |
10(![]() ![]() ![]() ![]() ![]() | ||
![]() |
普通 | 20(![]() | |
体弱 | 10(![]() ![]() ![]() ![]() ![]() | ||
![]() |
6(![]() ![]() ![]() | ||
![]() |
10(![]() ![]() ![]() ![]() ![]() | ||
![]() |
30(![]() | ||
![]() |
3(![]() ![]() | ||
![]() |
3(![]() ![]() | ||
![]() |
3(![]() ![]() | ||
![]() |
8(![]() ![]() ![]() ![]() | ||
![]() |
15(![]() | ||
![]() |
14(![]() | ||
![]() |
4(![]() ![]() | ||
![]() |
10(![]() ![]() ![]() ![]() ![]() | ||
![]() |
20(![]() | ||
![]() |
6(![]() ![]() ![]() | ||
![]() |
15(![]() ![]() | ||
![]() |
3(![]() ![]() | ||
![]() |
30(![]() | ||
![]() |
20(![]() | ||
![]() |
20(![]() | ||
![]() |
野生 | 8(![]() ![]() ![]() ![]() | |
驯服 | 40(![]() | ||
敌对生物 | |||
![]() |
20(![]() | ||
![]() |
16(![]() | ||
![]() |
30(![]() | ||
![]() |
12(![]() | ||
![]() |
1(![]() | ||
![]() |
20(![]() | ||
![]() |
20(![]() | ||
![]() |
80(![]() | ||
![]() |
200(![]() | ||
![]() |
40(![]() | ||
![]() |
8(![]() ![]() ![]() ![]() | ||
![]() |
24(![]() | ||
![]() |
10(![]() ![]() ![]() ![]() ![]() | ||
![]() |
30(![]() | ||
![]() |
40(![]() | ||
![]() |
20(![]() | ||
![]() |
大型 | 16(![]() | |
中型 | 4(![]() ![]() | ||
小型 | 1(![]() | ||
![]() |
20(![]() | ||
![]() |
50(![]() | ||
![]() |
16(![]() | ||
![]() |
24(![]() | ||
![]() |
100(![]() | ||
![]() |
30(![]() | ||
![]() |
8(![]() ![]() ![]() ![]() | ||
![]() |
20(![]() | ||
![]() |
大型 | 16(![]() | |
中型 | 4(![]() ![]() | ||
小型 | 1(![]() | ||
![]() |
16(![]() | ||
![]() |
20(![]() | ||
![]() |
14(![]() | ||
![]() |
24(![]() | ||
![]() |
500(![]() | ||
![]() |
26(![]() | ||
![]() |
20(![]() | ||
![]() |
JE | 300(![]() | |
BE | 简单 | 300(![]() | |
普通 | 450(![]() | ||
困难 | 600(![]() | ||
![]() |
40(![]() | ||
![]() |
20(![]() | ||
![]() |
20(![]() | ||
![]() |
20(![]() | ||
未使用 | |||
![]() |
20(![]() | ||
![]() |
4(![]() ![]() | ||
![]() |
20(![]() | ||
![]() |
100(![]() | ||
![]() |
32(![]() | ||
![]() |
20(![]() | ||
![]() |
3(![]() ![]() | ||
![]() |
15(![]() |
成就[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图标 | 成就 | 游戏内描述 | 实际需求(若异) | Xbox点数 | 奖杯(PS) | |
---|---|---|---|---|---|---|
![]() | ![]() | 赶尽杀绝 Overkill | 一击造成 9 颗心的伤害。 | 在一次伤害中造成18(![]() ![]() | 30G | 铜杯 |
![]() | ![]() | 逃脱死亡 Cheating Death | 使用不死图腾可逃脱死亡 | 在即将死亡时手持不死图腾以使之生效。 | 30G | 银杯 |
![]() | 天赐良击 Over-Overkill | 使用狼牙棒一击造成 50 颗心的伤害 | 使用重锤在一次伤害中造成100(![]() ![]() | 20G | 银杯 |
进度[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图标 | 进度 | 游戏内描述 | 上游进度 | 实际需求(若异) | 命名空间ID |
---|---|---|---|---|---|
![]() ![]() | 超越生死 Postmortal | 利用不死图腾逃离死神 | 怪物猎人 | 在即将死亡时手持不死图腾以使之生效。 | adventure/totem_of_undying |
![]() ![]() | 天赐良击 Over-Overkill | 使用重锤一击造成50颗心的伤害 | Minecraft:试炼版 | 使用重锤在一次伤害中造成100(![]() ![]() | adventure/overoverkill |
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Java版Classic | |||||||
---|---|---|---|---|---|---|---|
2009年8月18日 | 加入了生命条。 | ||||||
玩家现在可以受到摔落伤害。 | |||||||
2009年8月20日 | 受到伤害时生命条会抖动。 | ||||||
受到伤害几秒后玩家是无敌的。 | |||||||
0.24 SURVIVAL TEST | 蘑菇现在能恢复生命值。 | ||||||
敌对生物被杀死时会倒下。 | |||||||
Java版Indev | |||||||
? | 当窒息伤害出现前,处于方块中的玩家视线可以透过泥土和石头。在Notch发现玩家滥用此特性来寻找地下洞穴后,Notch加入了窒息。窒息补丁发布后,玩家不能再利用此特性。然而,这个问题没有被完全修复,甚至现在的版本中也会出现这种漏洞。 | ||||||
生存模式中,食用红色蘑菇将会带来3(![]() ![]() | |||||||
Java版Alpha | |||||||
v1.0.4 | 玩家在乘坐矿车时不再会窒息。 | ||||||
Java版Beta | |||||||
1.5 | 徒手攻击造成的伤害从1(![]() ![]() | ||||||
1.8 | 正式版 | 徒手攻击造成的伤害从2(![]() ![]() | |||||
生命恢复效果增加。 | |||||||
Java版 | |||||||
1.0.0 | Beta 1.9-pre2 | 生物开始拥有护甲值。[1] | |||||
极限模式下的生命条看起来不同了。 | |||||||
rc1 | 玩家受到伤害时发出的声音从男性的呻吟声变得更中性。 | ||||||
1.3.1 | 12w25a | 移除了多人游戏中玩家溺死前的击退效果。 | |||||
1.8 | 14w32a | 为生命条加入了显示失去多少生命值的动画。 | |||||
1.11 | 16w39a | 加入了不死图腾,可以防止玩家死亡。 | |||||
携带版Alpha | |||||||
0.2.0 | 加入了生命条。 | ||||||
0.3.3 | 从5格以上掉落会播放骨头碎裂的音效。 | ||||||
0.12.1 | build 1 | 加入了生命恢复状态效果。 | |||||
玩家受到伤害时发出的声音从男性的呻吟声变得更中性。 | |||||||
携带版 | |||||||
1.1.0 | 1.1.0.0 | 加入了不死图腾,可以防止玩家死亡。 | |||||
基岩版 | |||||||
1.19.10 | 1.19.10.21 | 现在会在死亡屏幕上展示死亡消息。 | |||||
1.19.80 | 1.19.80.20 | 更新了死亡屏幕。 | |||||
原主机版 | |||||||
Xbox 360 | Xbox One | PS3 | PS4 | PS Vita | Wii U | Switch | |
TU1 | CU1 | 1.00 | 1.00 | 1.00 | 加入了生命条。 |
原主机版 | |||||||
---|---|---|---|---|---|---|---|
Xbox 360 | Xbox One | PS3 | PS4 | PS Vita | Wii U | Switch | |
TU1 | CU1 | 1.00 | 1.00 | 1.00 | 加入了生命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