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版1.18-exp3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此条目记述的内容是一个分叉分支版本。
Java版1.18-exp3是1.17.1分叉后的版本,实际上并不在Minecraft开发的主分支上。
1.18-exp3
1.18-exp3(1.18 experimental snapshot 3)是Java版1.18的第3个实验性快照,发布于2021年8月10日[1][2],对生物群系的分布和地形的生成方式进行了一些调整。此版本单独发布,故不出现在启动器版本列表中。
新内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世界生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更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物[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常规
世界生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现在能延伸到更深的区域,且更有可能与更低处的洞穴系统相连接。
- 含水层的规模现在更富于变化,以降低充满水的巨型洞穴出现的频率。
- 地下的湖泊和积水区域现在更加分散,而不是聚集在一起。
- 调整了恶地的生成,使其有时会出现在高原附近的平坦区域,并使红沙生成得更高。
- 风蚀恶地生物群系中不再出现浮在水面上方的岩柱。
- 略微调整了沙滩的生成方式,现在其更倾向于出现在平坦的海岸边,而不是起伏较大的区域。
- 降低了石岸的生成概率。
- 为了适应地形的变化,现在总会在地表生成,而不是在固定高度生成。
- 现在会在所有新的山地生物群系生成。
- 不再与寒冷的或干燥的生物群系重叠,也不再生成悬浮的水。
- 现在会在草甸生物群系中生成。
- 常规
- 将破碎地形里的悬崖调整得稍微更平滑,使它们看起来不像是区块错误。
- 降低了海岸与河流的地形生成被含水层干扰的概率。
- 不与河流或海洋相邻区域的水体高度主要由局部水面高度(独立于海平面高度)决定。
- 与海洋或河流相交的洞口和峡谷将主要使用海平面决定水面高度。
- 降低了在内陆低海拔地区充水洞穴的生成概率。
- 草不再会生成在水底。
- 降低了在错误位置上放置地物的概率,如沙漠中生成草丛。
- 减少了在干涸峡谷中生成河流的概率。
修复[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修复了山羊不在新的山地生物群系正常生成的问题。
- 修复了多人游戏中(尤其是在其他玩家正在飞行时)玩家所遇到敌对生物数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现在,每个玩家所遇到敌对生物的数量都是均衡的。
参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 “New world generation in Java available for testing”,Henrik Kniberg。Minecraft.net,2021年8月10日
- ↑ "Minecraft 1.18 experimental snapshot 3 is out!" – u/MrHenrik2,Reddit,2021年8月10日
注释[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 解压至.minecraft/versions目录